Wi-Fi 7市场尚未饱和,企业级应用场景将迎来爆发

发布于: 2025-07-03 10:31
阅读: 8

“相较于消费侧追求更高频宽,Wi-Fi在企业侧应用对可靠度、稳定性的要求更高。”Qorvo亚太区无线连接事业部高级行销经理林健富指出。

与此同时,在林健富看来,Wi-Fi 7的市场仍然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而Wi-Fi 7的市场将随着设备成本降低,以及企业级需求增加,在未来1~2年内迎来爆发。

 

Wi-Fi 7市场尚未饱和

Wi-Fi技术起源可以追溯到1971年,夏威夷大学开发ALOHA协议,并在1985年随着美国FCC开放2.4GHz ISM频段,正式拉开商用大幕。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演进,直到2009年前后,Wi-Fi 4的问世,Wi-Fi实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其可以同时运行于2.4GHz/5GHz,缓解拥堵。

2019 年,Wi-Fi 6凭借着MU-MIMO、1024QAM、OFDMA等“革命性创新”技术,大幅提升了WiFi本身的能效,让Wi-Fi 6在短短的 3-4年内成为WiFi技术的主流标准。

2021年,Wi-Fi 6E横空出世,凭借6GHz频带的独特优势,使Wi-Fi正式迈入真三频(Real Tri-Band) 共存的通信技术时代。从市场规模上分析,目前包括手机、AP、平板等设备在内,超过50%的设备还是在用Wi-Fi 6。

在林健富看来,Wi-Fi 6相较于之前的Wi-Fi 4、Wi-Fi 5,在技术层面做出了极大的更新,这种更新就好像当初苹果手机的问世,颠覆了传统手机市场一般。而Wi-Fi 6过于成功也导致了Wi-Fi 7问世之后,市场覆盖并不是很好,“在很多原创功能上,Wi-Fi 6和Wi-Fi 5之前的可能有80%是新的东西,Wi-Fi 6跟Wi-Fi 7可能有40%左右的技术和硬件更新。”林健富指出。

另一方面,Wi-Fi应用的特性是“向下兼容”,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想要用Wi-Fi 7带来的与Wi-Fi 6不同的能力升级的时候,需要在路由器与终端设备两端都支持Wi-Fi 7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即便用户买了Wi-Fi 7的路由器,但手机内置的还是Wi-Fi 6的话,用户使用的还是Wi-Fi 6的波段。”林健富强调。

但随着6GHZ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在企业侧,一些对延迟极低,对稳定性要求极高,尤其是对多租户同时使用状态下,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下,Wi-Fi 7的应用效果显然要比Wi-Fi 6好很多。

此外,林健富表示,Wi-Fi 7硬件成本正在快速下降,降价幅度甚至超过了Wi-Fi 6,这也让接下来很快的时间内,Wi-Fi 7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Wi-Fi 7过去销量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贵’,但随着成本的下降,售价肯定也会随之下降,我认为在未来的两三年内,Wi-Fi 7市场规模将会快速增长。”林健富进一步指出,“目前Wi-Fi 7的市场尚未饱和。”

 

企业级应用场景将迎来爆发

咨询机构对于Wi-Fi 7市场前景普遍看好。

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Wi-Fi芯片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2%,其中Wi-Fi 6、Wi-Fi 6E以及Wi-Fi 7设备占比达43%。中国市场的增速更为显著,2020年中国商用Wi-Fi行业市场规模为22.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8%。

根据博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级Wi-Fi市场规模已达35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6%。全球范围内,2024年第三季度企业级WLAN市场收入达到23亿美元,Wi-Fi 7出货量环比增长69%,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从应用场景上看,相较于消费级市场,Wi-Fi 7在企业级市场的应用前景更好。这其中Wi-Fi 7在包括工业、医疗、新零售、教育等多个场景中都将迎来爆发。

在制造业方面,Wi-Fi 7的高带宽(30Gbps+)和低延迟(<5ms)特性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例如,目前已有行业领先的AI解决方案可在汽车制造车间实现设备互联,通过MLO(多链路操作)技术保障AGV(自动导引车)的实时数据传输,整体网络吞吐量提升30%,运维成本降低20%。此外,MRU技术在高密度流水线场景中优化信道分配,减少信号干扰。这些创新应用显著提升了智能工厂的运营效率,展现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关键价值。

在智慧医疗方面,医疗领域对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严苛。Wi-Fi 7的320MHz频宽支持4K医学影像实时传输,而“Wi-Fi密盾”技术通过物理层信号干扰防止数据窃取,满足HIPAA等合规要求。例如,北京协和医院部署的Wi-Fi 7网络,可同时承载手术机器人控制、电子病历调取和远程会诊,单用户吞吐量提升100%。

在零售场景中,Wi-Fi 7的智能负载均衡技术可应对客流高峰期的收银系统压力。例如,上海虹桥火车站部署的Wi-Fi 7网络,通过前导码打孔技术减少信号衰减,在40米范围内维持1Gbps以上的吞吐量,支持4K监控和旅客无感漫游。

除此之外,林健富表示,原本一些Wi-Fi 6及以下产品不足支持“完美”应用的场景,在Wi-Fi 7的加持下,得以实现,“与此同时,随着Wi-Fi 7成本的下降,这些场景也将迎来爆发。”林健富指出。

从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当前通信设备领域的主要参与者都在积极推进Wi-Fi 7技术迭代和生态布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Wi-Fi 7设备市场表现亮眼,企业级产品最高已实现26.56Gbps的整机速率,配合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在性能指标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类技术进步为AR/VR等新兴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支撑,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性能方向发展。

Wi-Fi 7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从变现模式看,硬件与服务的协同、垂直行业的深度定制将成为厂商竞争焦点;从应用场景看,其高带宽、低延迟特性将催生智慧医疗、工业物联网等新兴业态。

 

随着 Wi-Fi 7 技术在企业级场景的需求爆发,欧飞信科技研发的 O7851PM Wi-Fi 7 模块正以突破性技术重构行业连接生态。随着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与生态体系的完善,这款模块正加速推动 Wi-Fi 7 在工业物联网、新零售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以技术创新引领无线连接进入高速低耗的全新时代。欧飞信科技通过 O7851PM 的深度布局,不仅夯实了 Wi-Fi 7 技术的应用根基,更以 “硬实力” 为全球企业级无线市场的爆发注入了强劲动能。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