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获正式立项

发布于: 2025-07-21 10:24
阅读: 5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官网显示,由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新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IEC 63667-1)正式获得立项。这是全球光伏领域聚焦碳足迹核算的国际标准,标志着全球光伏产业在光伏组件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凝聚共识、迈出统一规则的关键一步。


据悉,该项国际标准提案以行业标准 SJ/T 11926-2024《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光伏组件》为技术基础。该行业标准作为我国光伏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已于2024年正式发布,为光伏组件在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的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施路径。据介绍,该项国际标准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与科学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将显著提升碳足迹因子与本土数据的时空匹配度,破解国际通用数据库在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局限性,为构建更加开放、公平、透明的全球光伏市场环境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未来,中国将在IEC框架下持续推动光伏产品碳足迹系列标准建设,推进光伏产业本土化数据库国际采信与互认,为全球新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光伏组件碳排放量的数据收集需与后台连通,光伏行业使用PLC进行通讯已成为行业主流。欧飞信科技基于 VC6330 芯片生产的S130N-ISI 电力载波(PLC)通信模块凭借独特性能,成为关键助力。

其支持主流 PLC 协议,可利用光伏系统现有电力线传输数据,无需额外布线,减少材料与安装能耗,契合碳足迹降低目标。-40℃~105℃宽温设计适配户外极端环境,抗干扰能力保障发电量、能耗等数据稳定上传,为碳足迹核算提供可靠依据。20.6×12.6mm 小型化封装、3.3V 低功耗特性,适配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自身能耗极低。丰富接口便于对接,组网能力助力分布式光伏监控,为标准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在光伏产业迈向碳足迹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S130N-ISI 以 “电力线通信 + 全场景适配” 的硬核实力,成为连接设备运行与碳数据治理的关键纽带。其无需额外布线的特性降低系统碳排放,宽温抗扰能力保障数据可靠传输,完美契合 IEC 63667-1 标准对全生命周期数据的精准要求。未来,随着光伏碳足迹标准体系完善,S130N-ISI 将持续为分布式光伏的高效协同、低碳运行注入动力,助推全球光伏产业在绿色转型中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已发布至CSDN:光伏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获正式立项-CSDN博客

分享

相关推荐